“新国五条”的颁布一度引发网络热议,特别是一些涉及避税方法的文章,更是点击率持续飙升。网络上出现“以房抵债”,即利用司法和解避税的说法。“谁买你房,他一次性付款给你,你写欠条给他。1个月后让他去法院起诉你。你说没钱还以房抵债。所有税全免”。
多位基层法官都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这种双方当事人出于避税目的采取虚假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很可能构成虚假诉讼,后果严重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新国五条实施后对民事审判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密集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在了解和掌握各地法院基本情况后,已初步确定司法应对思路和有关方案,并完成有关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说,为及时指导地方法院依法审查各类“虚假诉讼”问题,最高法民一庭起草了《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下人民法院严格审查“以房抵债”虚假诉讼的通知》,要求各地法院高度重视国五条实施后出现的虚假诉讼问题,妥善处理相关纠纷案件。
此外,该负责人还透露,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征求各高院、本院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最高法民一庭多次就物权法司法解释进行调研座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将于第三季度征求立法机关等部门意见。民间借贷和涉及人民调解协议若干问题等司法解释已征求各高院意见,召开多次论证座谈会,并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最高法民一庭承担的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有关一审程序、诉讼证据等五大部分内容的起草,涉及条文200余条,经过广泛调研和多次论证,拟按照要求按期报院汇总修改。
“进一步起草好有关司法解释,确保按时完成食品药品安全民事赔偿、网络侵权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等司法解释的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等相关工作。”该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针对有关案件的新特点,最高法民一庭稳步推进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矿业权纠纷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实施相关问题等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最高法民一庭还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中国消费者
权益保护民事审判白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