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荐,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初审,现对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进行公示。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工作组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王仲,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即2013年12月25日至31日。公示期间,单位和个人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可向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反映(联系电话:010—58934515)。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
2013年12月24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工作组
简 要 事 迹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以一个国家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动员全院技术力量,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小组。4月16日,李晓江院长率领中规院第一批抗震救灾专业队伍赶赴玉树灾区现场,践行“讲奉献、顾大局、明责任、重落实、强协调、促效率”的工作作风,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当中。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高海拔灾后重建中,全院干部职工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先后投入9个所、2个分院、174人、936人次,深入玉树重建一线驻场工作,克服高原反应、气候恶劣、现状复杂、任务紧迫等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三年中,中规院充分发挥技术核心作用,深入一线探索,扎根一线工作,在规划工作中充分发挥“总策划、总领衔、总协调、总监督”的重要作用,运用技术手段解决复杂问题,深入技术研究确保科学决策,统筹技术管制把控建设过程,推动技术示范摸索实施路径;同时,详细踏勘、科学论证与广泛开展公众参与相结合,心系群众,精心规划,给玉树的明天勾画了美丽的城市蓝图。2010年8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光荣称号。
一、迅速行动,科学规划,为科学重建奠定坚实基础
玉树地震后的第二天,中规院迅速组织全院技术骨干,奔赴玉树一线,开展玉树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全院力量的支持下,规划技术组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从而确定了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行动纲领,拉开了支援玉树灾后重建的序幕。在完成过渡安置房选址、制定安置房的建设标准等救灾初期工作后,中规院工作组又迅速转入灾后重建规划编制阶段。为尽快启动灾后新玉树的建设,同志们连续奋战、通宵达旦、高效优质的完成了《玉树州城镇体系规划》、《结古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结古镇总体城市设计》、《结古镇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初步报告》、《结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古镇两河景观带规划设计》、《结古镇胜利路商住组团详细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编制工作,以最短的时间,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全面科学的规划支撑。
二、心系人民,尊重自然,为和谐重建提供有力保障
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工作组广泛开展公众参与,充分尊重百姓诉求,以藏汉双语问卷方式获取一线数据,融入技术工作;以入户访谈方式听取一线民声,矫正技术工作;以大型公示广泛征求一线意见,反馈技术工作。
中规院在玉树创立了“1655”的规划设计工作模式,即1个路线(“自上而下”的群众路线)、六位一体(即省相关部门、州县政府、片区、基层群众、援建方和设计单位等六个工作主体)、五级动员(即州级领导、县级领导、片区基层组织、社区积极分子和社区群众等五级动员机制)、五个手印(即群众先后在最终产权地籍图、必要设施布局后的公摊比例、院子划分图、选择户型、户型施工方案上按手印),最大限度的满足灾区群众的要求。在德宁格自建区,从规划启动之初到施工进场,工作组先后在建委会和实地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超过30次,参与人员超过百人次,最为频繁的时候甚至一天数次。最终,该项目在规划工作开展仅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破土施工,创造了玉树灾后城镇住宅重建的新纪录。
中规院在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的宗教和历史文化。通过详细踏勘,工作组绘制了结古镇历史文化要素分布图,对每个保护对象鉴定历史文化价值,并提交至玉树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使一批古民居、古建筑、玛尼堆得到完整保护。同时,工作组还积极宣传、身体力行,着力保护玉树脆弱的生态环境。工作组对玉树所有的树木进行逐一编号、拍照,识别树种,测量树径,确保建筑设计和施工时能准确避开每一棵树。
三、肩负重任,不负众望,有效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中规院充分发挥了技术总负责作用,认真做好技术把关、衔接和协调工作。2010年8月,在开展重建项目前期工作的关键时期,青海省成立了以中规院为核心的省灾后重建“规划委员会技术组”,建立了以中规院为技术总负责的“一个漏斗”的技术工作机制。在这个机制框架下,中规院积极推动项目落位工作,协调重建规划与重建项目册“一规一册”全面对接,将“城乡住房、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和谐家园”六大类项目全面落位。2011年3月,以中规院为核心的玉树州规划技术组成立,建立了对具体项目设计工作指导、把关、审查的平台。中规院迅速反应、充分衔接,落实项目选址定位,及时发放设计条件,评审建设项目。在做好技术工作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重建规划,优化重建管理,中规院义不容辞地担当了灾后重建相关规划管理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了当地基层干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同心协力,斗志昂扬,夺取重建斗争全面胜利
玉树隶属高原地区,海拔3700多米,空气稀薄,天气恶劣,昼夜温差可达20多度,地震灾区(特别是灾后初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玉树一线的工作中,大家不顾身体的疲劳和高原反应,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精神,几乎每天工作至深夜两三点钟甚至彻夜不眠。2013年11月3日,玉树灾后重建胜利完工,重建的200多个项目,420万平米崭新建筑,260万平米群众住房,120万平米高水平公建全面完工交付使用,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坚定的屹立在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
五、总结
玉树的灾后重建条件之苦、困难之多、情况之复杂世所罕见。中规院一直弘扬“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以宽广的胸怀、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拼搏进取,本着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的庄严承诺,以科学重建、依法重建、高效重建、和谐重建的务实态度,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顽强作风,扎实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前指部署的各项任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援建者和基层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实现了“从一张图纸到一个新玉树的涅槃重生”。
王仲同志简要事迹
王仲同志,男,1978年8月出生,2001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国家注册高级城市规划师。作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玉树工作组核心成员,担任玉树州规划技术组办公室副主任、县规划技术组副组长等职,是在玉树现场工作时间最长、任务最重、成果最多的技术人员之一。
三年来,王仲同志在玉树灾区驻场工作达600余天。主持和参与完成《玉树结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27项、协调解决规划建设问题500余个、接待来访群众3000余人次,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项目落位、方案审查到建设实施管理,工作几乎贯穿玉树结古镇自重建起步到全面建成的每一步。
2011年,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授予他“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他被中规院评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英雄个人”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3年作为主要成员之一的玉树灾后重建现场工作组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一、义无反顾,坚守灾区,践行使命
2010年4月玉树地震后,中规院第一时间积极响应,王仲同志主动报名,立即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8月2日,他告别刚刚出生未满五个月的女儿,毅然奔赴海拔近4000米的玉树灾区,因为他知道灾区人民更需要他,灾后重建工作更需要他,这一去就是三年。除短暂的回京汇报调整,600多个日日夜夜,他都坚守在玉树,“端午”、“五一”、“中秋”、“十一”、多少个节假日,他都在紧张的现场工作中匆匆度过。恶劣的自然和生活条件,对女儿的牵挂都不曾丝毫动摇他对藏族同胞的热爱,不曾丝毫动摇他履行一名规划工作者本职的决心。三年来,虽然他未能亲眼见证爱女的第一声呼唤、第一次学步,但他亲历了玉树灾后的涅槃重生。
二、身兼数职,创新工作,成绩突出
重建中,王仲同志负责包括规划设计编制、沟通群众、规划项目落地、设计条件编制、规划设计审查、住宅建设督导、规划专题研究、技术统筹协调、规划实施巡查、督查督办、组织协调落实等多项工作,身兼省指规划管理组、州规划技术组和县规划技术组数职,是仅有的几个贯穿“省、州、县”三个层次的技术人员之一。
他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创造性地发挥信息中转、上下沟通的优势,在县级层面坚持施工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在州级层面主动召集各方预判、协调问题,在省指层面督促落实,起到关键性的枢纽作用。他坚持全程跟踪的工作方法,每项工作都监督到最终落实,保证了重建规划工作效率和落实。
2010年底,针对玉树土地权益及其复杂的情况,他和技术组就住房重建提出了“自下而上、6位一体、5级动员、5个手印”的“1655”工作模式,在充分尊重百姓的土地权益、邻里关系、宗教文化、群众意愿与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住房重建路径,在整个玉树住宅重建中得到全面推广。2011年初,玉树大部分重建项目尚未落位,重建进度滞后。他创造性地提出“四核一准”落位流程,得到地方和援建单位充分认可。在其推动和全程参与下,地方政府、州规划技术组用35天时间和169家业主单位一一面对面就项目落位形成共识,完成569个重建项目技术落位。此后,王仲与同事们不分昼夜地连续奋战半个月编制227个规划设计文件。
三、心系群众,耐心细致,排解民忧
除规划本职工作外,长期的共同工作生活使他与当地藏族干部群众建立了深深的感情和信任,在政府、援建单位、技术部门和藏族同胞之间形成一条情感纽带。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王三多”,即“了解情况多,认识群众多,解决问题多”,他脑子里装满了结古镇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百姓。
2010年10月,重建工作才刚刚起步,作为“龙头”的规划工作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很多群众对重建政策和规划存在疑问、甚至误解,他主动承担起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每天从早到晚他房间里都挤满了藏族群众,椅子上、床上坐满了,乡亲们干脆席地而坐,他经常是刚送走一批又迎来一批,为争取时间经常顾不上吃饭,有时挨到两三点才抽空吃几口早已冰凉的饭菜。王仲对所有人都耐心倾听、细致解释,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疑虑,把许多矛盾化解在了最前端。时至深秋,高原空气异常干燥,他的嘴唇上裂开一条长长的口子,渗出鲜血,来访的藏族群众看了都心疼,劝他多喝水、多休息,想转天再来,但他坚持说不能让您带着问题和遗憾离开。他深知自己手中的规划之笔,每一笔都影响着群众利益,每一划都传递着党和全国人民对玉树各族群众的关爱。正是他这种始终为群众着想,热情、认真、谦和的态度,不管分内分外都积极担当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藏族同胞,树立了玉树“援建人”可敬可爱的形象。
四、克服困难,顾全大局,理想升华
三年的现场工作,王仲同志克服重重困难,以实际行动诠释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2011年初春,天气寒冷,氧气缺乏,他依然职守在施工现场,高原多变的天气和高强度的工作使他发烧到39.2度,每分钟心跳达120多下,如引发肺水肿将有生命危险。但他不顾大家的劝阻,坚持在帐篷里边打吊针边工作,保证了规划方案的按时完成,保证了817户居民住宅的顺利开工;由于长期的劳累和高原反应,现场工作一年后,他原有的食道和胃溃疡病情明显加重,每顿饭只能吃2两烂面条,还时常反酸、干呕,持续的胃痛使他彻夜难眠,有时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原本消瘦的他在短短2个月里体重骤减近10斤。但是,他从未因此影响工作,不管会议多晚、现场多冷、工作多累他都咬牙坚持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他说,我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灾后重建进度和玉树未来的发展,和这些相比自己的病痛算不了什么,留给灾区群众一个充满生机的新玉树才是最重要的。很多藏族群众和当地干部都深深地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王仲同志就是这样,不论面对工作和生活中怎样的困难和压力,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国家利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将每一位藏族同胞视为自己的亲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为党、为规划建设的事业贡献力量,在为玉树灾后重建的默默奉献中锻炼意志、提升能力、实现价值。 |